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发现,或者在短视频平台上见过:猫主子趴在地上,小肚子一起一伏,偶尔还伸出小舌头“呼哧呼哧”喘气呢?看到这一幕,很多铲屎官都直呼“太萌了!”

慢着!可别被这看似可爱的行为给“骗”了,猫咪伸舌喘气可不是在卖萌,这很可能是它们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。
猫正常呼吸频率是20-30次每分钟,超过正常值就要注意了。当猫咪出现呼吸过快、小狗喘这类状况时,有可能是在炎热的环境里,猫咪无法像人类一样通过大量出汗来散热,只能靠喘气来调节体温。如果排除了温度问题,则更有可能是这些原因:
1、剧烈运动
当猫咪刚刚剧烈运动后,吐出舌头张嘴呼吸可以帮助它增加氧气的摄入量,但短时间内就可以恢复正常。
2、应激反应
猫咪受到惊吓或情绪过于紧张,会导致心跳加速、体温升高等一系列应激反应,吐舌头喘气就是一种应激信号。主人可以把猫咪放在安静的环境中,不要强迫猫咪做任何事情,如果不能尽快恢复,建议立即就医。
3、呼吸系统或心脏疾病
如果猫咪患呼吸系统疾病、心血管疾病等,心肺功能会有所降低,同时也会影响呼吸道。猫咪缺氧时,只靠鼻腔呼吸无法吸入足够的氧气量,吐舌头喘气可以给猫咪增加供氧。
其中心脏疾病,尤其需要注意!猫咪心脏病就像个“潜伏的猎手”,早期症状不明显,不仔细观察、不通过检查很可能发现不了。很多铲屎官都是等猫主子出现严重症状才送医,结果一查已经是中晚期。
识别心脏病迹象
1、精神状态
可能和之前相比没精打采。比如以前听到逗猫棒的声音就两眼放光,现在却只是抬抬眼皮,懒得动弹。
这可能是心脏机能不足时,身体会觉得累,自然就不爱活动。
2、食欲变化
别以为猫咪不爱吃了,就是挑食。如果以前食物很好。每天能吃一碗粮,现在吃几口就走开,甚至都不多看一眼。
这是因为心脏泵血能力减弱,引起胃肠道淤血,影响了食欲。
3、黏膜颜色
一般猫咪舌头、牙龈、眼睑内侧的黏膜应该是健康的微红色。如果变得苍白,或者暗红,那就要提高警惕了。
苍白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,暗红则往往意味着身体缺氧,心脏无法有效地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处。这些都是心脏疾病可能发出的信号
4、咳嗽
心脏功能异常时,可能会导致肺部血液循环受阻,进而刺激猫咪呼吸道引发咳嗽。
猫咪可能表现为频繁地咳嗽,尤其是在活动后或者夜间更为明显。
5、运动不耐受
猫咪不爱运动或者运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喘气,很可能存在问题。
当然出现以上的问题,不能说明猫咪就一定是心脏病。
还需要带猫咪去宠物医院,借助一些专业检查手段,来确定问题所在:
1、心脏听诊
这是最基础检查。医生用听诊器听猫咪的心脏,能发现“心脏杂音”或“心律不齐”。
不过听诊只是初步判断,不能单独确诊,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。
2、DR检查
也就是常说的X光片,这个能看到猫咪的心脏大小和肺部情况。
看看心脏是否变大?肺部是否有积水?胸腔是否有积液等,这些都能帮助医生判断心脏病的严重程度。
3、心脏超声检查
这个检查能直接看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,比如心室壁厚度、心腔大小、瓣膜是否正常,是确诊心脏病的关键。
做检查时,医生会在猫咪胸口剃一点毛,涂上耦合剂,用探头在胸口移动,屏幕上就能看到心脏的动态图像。
4、BNP
一般是指猫利尿钠肽前体快速检测试剂(SNAP Feline Pro BNP Test)。心肌细胞产生会产生一种叫proBNP的物质,主要来自心室,以应对心肌的拉伸或应变。proBNP从心肌细胞释放后,会被分成两部分:C-BNP和NT-proBNP。
猫的NT-proBNP的升高与心脏疾病严重程度相关。
5、其他血液检查
比如血常规、生化、甲状腺功能等。
甲亢的症状与心脏病类似,所以需要排除;生化检查能看肝肾功能,因为长期用药可能影响这些器官,需要定期监测。
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猫咪,也应该把心脏功能检查加入每年的体检计划中。
老年猫(7岁以上)要每半年做一次“全面心脏评估”,部分心脏病高发品种猫、肥胖的猫咪,更要引起重视。
记住:体检不是“花冤枉钱”,而是用少量的投入,避免未来更大的遗憾。
很多心脏疾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,但一旦发病,往往情况危急,甚至可能危及猫咪的生命。
所以,重视心脏疾病,通过定期体检,让猫咪能更健康、快乐地陪伴在我们身边,这才是对TA们真正的爱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宠物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uiaichongwu.com/cwcs/209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