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灵鸟的生活习性与繁殖
野生百灵鸟栖息于开阔荒漠草原,食物主要是各种野生植物的种子,也食少量昆虫。常营巢于草下坑凹内或露天地面凹陷处,由杂草筑成。每年3〜4月份开始发情,这时鸣叫频繁,声音洪亮,称“大性期”。5〜6月份产蛋,每窝可产3〜5枚。蛋的大小平均为2.35厘米×1.86厘米。
8月份开始换羽,10月份新羽长齐,之后开始鸣啭,称为“小性期”。百灵善于鸣唱,但羽色并不美丽。它有东、西口百灵之分。东口百灵能站台歌唱,羽色为青褐色,跗跖部近褐色,后趾及爪较长;西口百灵善舞鸣,羽色棕红,跗跖部肉红色。
百灵鸟的饲养管理
饲养百灵应从雏鸟开始,因为从小人工喂大的鸟与人亲和,易于调教和“呷口”(学叫的俗称)。但究竟由几日龄幵始为好,却有些讲究。民间有“七活八不活”的说法(7日龄的雏鸟人工饲易成活,8日龄后不易成活)。其依据是:7日龄前的维鸟尚未睁眼,对外界无任何印象,对其进行人工饲养,容易成活,长大后也易驯顺,8日龄后的雏鸟多已睁开眼睛,怕人,不易成活,即使能长大,其性躁,爱撞笼,难以驯顺。此理论是否科学,尚有待研究证实。
雏鸟的饲料以绿豆或豌豆面和蛋黄为主,加水拌成面团,然后制成两头尖的颗粒,沾水填喂。每天喂5〜7次,每次喂量以喂饱为止,不喂水,也不给菜。喂养9〜10天后,雏鸟开始站立,并学着啄食。此时仍需人工填喂一段时间,直到雏鸟能自己吃饱为止。这期间饲料中的蛋黄比例可逐渐减少,并逐渐加喂些鸡蛋小米、嫩菜叶、谷子和活虫。在“大性期”和换羽期,除喂正常饲料外,还需适当加喂些皮虫、面包虫、蚱蜢及其他昆虫。日常管理上,除每天更换饲料、饮水外,每周彻底清扫沙土2次,同时洗刷并消毒食罐和水罐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宠物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uiaichongwu.com/cwyz/141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