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在饲养观赏鱼的时候,难免会遇到它生病的时候,那造成我们观赏鱼生病的一些原因是什么?找出原因后,我们又该怎么办呢?今天本文就来和大家说一说。

1.饲养密度过大
放养过量,鱼类争食不均,容易形成两级分化。另外水体环境易恶化,水质不易控制,极易发生缺氧事故,并且特别容易爆发大规模的鱼病,过滤条件一般的鱼缸更应注意适当稀养。
2.品种搭配比例不当
品种搭配要充分考虑分层、分食的问题,如果放养比例不当,就会造成饵料利用不均,一方面缺食鱼类体弱多病,另一方面剩饵败坏水质,污染水体。
3.喂养不当
投喂时要注意不要投喂腐烂、变质、带菌的食物,饵料要新鲜、适口、洗净消毒,最好不要长期投喂某一种饵料,以免造成鱼类营养不全,要采取科学的投喂法并适时捞出残饵。
4.操作不当
在运输、繁殖、换水,倒缸,药浴等情况下,动作粗糙或使用错误的捕鱼、捉鱼方法,刮掉了鱼体表粘液或造成鳞片脱落,损伤鱼体而引发疾病。
5.工具未消毒
在鱼病暴发时期,养鱼工具多会交换使用,往往携带很多的病菌、寄生虫和害虫。使用未经消毒的工具,极易传染鱼病。
工具使用后用10ppm的漂白粉溶液浸泡5—10分钟,然后最好曝晒1天,消毒效果理想。
6.水体缺氧
长期缺氧浮头易导致鱼类唇部充血变形,影响鱼类的正常摄食与生长,甚至死亡。平时积极观察水色和鱼类的活动情况。
7.水温不适
给鱼缸加水的情况下,最好困水,或者是加入同温度的水,温差不得超过3℃一5℃,如果温差差太多的话会造成鱼体死亡,小鱼苗更要注意。
在高温季节要做好鱼缸的防暑降温,严防鱼类中暑;在冬季水温过低时,要搞好防寒,防止鱼体冻伤,从而引发疾病。
主要注意着七方面,也不能保证鱼儿不生病,万一鱼要生病了怎么办?小编就来说说几条常见的处理方法吧!
1、药浴:将药物首先溶解在饲养水中或者用某种容器盛装的水中后,再将患病的鱼儿放入药液中浸泡,对体表及鳃进行消毒处理。药浴时要求水中溶解氧充足,水温与饲养水相近,浸浴时间要根据药液浓度、鱼体大小及鱼的忍耐能力而定,在治疗过程中若发现鱼有不良的应激,要立即停止治疗。
2、体表局部处理:根据需要摘除寄生虫,(如患锚头鳋病,可用镊子直接除去病鱼体表的锚头鳋)或在伤口上涂药。由于是离水操作,一定要十分小心,做到轻、快、准,改变水体理化条件,改变水温或酸碱度,使病原体不能生存,以消灭该病。如对小瓜子虫病缓慢升高水温,使小瓜子虫不能生存,而后换水,可消除此病。
3、内服药饵:将药物拌入饵料中,等吸附,干后投喂予观赏鱼,为使鱼能够更好摄食,口服药饵前应停食1~2天,让鱼儿处于饥饿状态,并且药饵的适口性要好;药物要与饵料搅拌均匀,投喂时也要撒的均匀,以防鱼吃进的药物过多而中毒或因过少而达不到治疗效果。
以上的观赏鱼生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,你搞懂了么?鱼儿生病的时候,少不了平时细腻的观察,及时发现问题,才能阻止病情的加重,保证鱼儿的健康哦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宠物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uiaichongwu.com/cwjk/2276.html